
2023年10月20日是世界骨质疏松日,中国主题是“强肌健骨,防治骨松”。据公开数据显示,我国已有超过9000万名骨质疏松症患者,约占总人口的7%,已成为骨质疏松症患者人数最多的国家。像高血压、糖尿病等慢性病一样,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和患病率都在提高,是我们不能忽视的一种疾病。很多人认为骨质疏松不是什么大病,只有老年人才会得,事实上,骨质疏松正在逐渐年轻化。骨质疏松症也叫“静悄悄的流行病”,开始往往没什么症状,骨量却在慢慢流失,因此易被大家忽视,但其并发症很严重,轻则疼痛,骨折,重则引起死亡。

(1)疼痛患者可有腰背酸痛或周身酸痛,负荷增加时疼痛加重或活动受限,严重时翻身、起坐及行走有困难。(2)脊柱变形骨质疏松严重者可有身高缩短和驼背。椎体压缩性骨折会导致胸廓畸形,腹部受压,影响心肺功能等。(3)骨折非外伤或轻微外伤发生的骨折为脆性骨折。是低能量或非暴力骨折,如从站高或小于站高跌倒或因其他日常活动而发生的骨折。发生脆性骨折的常见部位为胸、腰椎、髋部、桡、尺骨远端和肱骨近端。骨质疏松症的危害是多方面的,疼痛本身就会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,脊柱变形、骨折可致残,使患者活动受限、生活不能自理,增加肺部感染、褥疮发生率,不仅患者生命质量和死亡率增加也给个人、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。主要是从青少年时期就要加强运动、保证足够的钙质摄入,同时防止和积极治疗各种疾病,尤其是慢性消耗性疾病与营养不良、吸收不良等,防止各种性腺功能障碍性疾病和生长发育性疾病;避免长期使用影响骨代谢的药物等,可以尽量获得理想的峰值骨量,减少今后发生骨质疏松的风险。成人期补充钙剂是预防骨质疏松的基本措施,不能单独作为骨质疏松治疗药物,仅作为基本的辅助药物。成年后的预防主要包括两个方面。一是尽量延缓骨量丢失的速率和程度,对绝经后妇女来说,公认的措施是及早补充雌激素或雌、孕激素合剂。二是预防骨质疏松患者发生骨折,避免骨折的危险因素可明显降低骨折发生率。